近日,九三学社中央印发《关于表彰九三学社创建75周年全国优秀基层组织的决定》(九三中央发〔2020〕13号),决定对全国100个九三学社基层组织予以表彰,九三学社宜昌市委员会夷陵支社委员会、九三学社武汉市武昌区工作委员会、九三学社湖北美术学院支社委员会等3个湖北的基层组织榜上有名。此次夷陵支社获此殊荣是九三宜昌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也是宜昌统战工作的一件大事。

2009年12月24日,九三学社夷陵支社成立,湖北龙禧律师事务所主任宋志武律师担任支社主委,带领支社一班人,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服务夷陵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增强“五种能力”,全力践行“同心思想”,落实“四新”“三好”要求,在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上下苦功、出硬招、见实效。
2020年疫情发生后,夷陵九三社员个个冲锋在前,人人争做宜昌九三“战疫战贫”的服务先锋队员,扶贫抗疫两手抓,奋不顾身,坚守第一线。易金燕、席祖菊、陈锋等社员舍小家顾大家,逆行而上坚守在社区网格、疾控中心、夷陵医院等最前线,温大智、鄢荣榜等社员捐款捐物、筹集防疫紧俏物资支援防控,关键时刻,夷陵九三社员主动下沉社区参与防疫值守,测温登记,消杀巡防,城中村主干道路口、小区卡口都有他们的身影。疫情面前,众人拾柴火焰高,夷陵九三社员累计捐款捐物达30多万元,他们为夷陵区在册贫困户提供免费法律服务,以实际行动为战疫战贫汇聚战疫“同心”力量。
冯建军、唐盛鹏等社员驻村扶贫,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多年来,支社长期帮扶特困户和弱势人群,支社委员易金燕、唐盛鹏同志撰写的精准扶贫事迹《与爱牵手》一文刊登在《团结报》上。支社委员陈峰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放弃休息时间义务普及卫生急救知识,坚持送医下乡,为当地村民示范讲解心脏复苏、外伤处理等急救要领50多场。
多年来,夷陵支社发挥人才优势,多点发力,重点打造“法惠夷陵”、精准扶贫、医疗服务等社会服务品牌,支社主委宋志武被市政法委聘请为宜昌市第三方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专家库成员。作为一名律所主任和支社主委,他带着自己的律师团队和众多社员,打造“法惠夷陵”公益法律服务品牌,开设“法惠夷陵大讲堂”,创设“宋志武律师调解工作室”,参与推动“宜昌母亲河”黄柏河立法,进企业,下基层,走村入户,普及法律知识,宣讲《监察法》《民法典》等,他被当地群众誉为“民间河长”“最美民法典律师宣讲员”等。
夷陵支社坚持培养和提升夷陵九三人七种能力(分享、包容、理解、帮助、学习、团结、借鉴能力),推崇“分享是一种境界,包容是一种胸怀,理解是一种涵养,帮助是一种快乐,学习是一种智慧,团结是一种能力,借鉴是一种收获”文化,内外兼修,砥砺前行,在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阵地化方面付出了不懈努力。
2020年,夷陵支社提出实施“六个一工程”,即建设1个标准化阵地、发表1篇有影响力的理论调研文章、承办1场高质量论坛、联系1个省内外先进支社、对接1个优秀社会服务品牌、冲击1个参政议政“对手”,找准定位,瞄准目标,对标对表,补短强弱,打磨细节,满弓蓄势,为打造强势基层支社积聚能量,增添动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支社成立十年来,在市委会戴丽莉、李德才、孔福生等几任主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夷陵支社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在市委会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连续五年蝉联第一,先后于2014、2016、2019年三次被社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组织”; 支社主委宋志武2017年被表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全国先进个人”;社员屈克义被表彰为“全国优秀社员”;社员胡玉波的“黄柏河东支流域磷矿排水对水源地环境影响及治理技术研究”获得夷陵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乘风破浪立潮头,扬帆奋楫正当时,重新再出发,落笔新答卷,画好同心圆,发出九三好声音,讲好九三好故事,为新时代统战工作贡献宜昌夷陵九三力量和最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