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长大以后,事越来越杂,很难静下心来做所谓的减法生活。但恰如陈少文所言:老年人需要的是取舍的能力;中年人最需要的是平衡的能力;但是年轻人什么都不能放,所以年轻人最重要的是多任务并发的能力,同一时间做好N件事,这十分重要,但也十分困难。
什么是结构化做事?以讲师为例:既然我在家是要看书的,既然我出去是要讲课的,既然我每年要完成课题,既然我每年要调研,既然我最后还要出专著,那我为什么不把这五件事变成一件事来做呢?比如,我不是要讲课吗,那我这一个月就围绕这个讲课主题看书,把这个月看的所有书汇集成一个2小时的讲稿,利用这个讲稿出去讲十次课,收回5万块的课酬,再用这5万作为游学的资金,把所有的游学感悟写成文章,再去做课题,然后结项。
把这事放在一个结构里面去做,将来接不接案子,做不做一件事的标准,不是事情的简易与复杂程度,也不是事情的多少,而是他能不能放入你既定的结构里,如果可以放进去,越多越好,如果放不进去,就算给再多的钱也不做。这叫结构化做事,你会发现减法做事是永远没办法实现的。其实,所谓的减法就是合并同类项,只要能合并到一块的事,多少都干,只要合并不到一块的事,多少钱都不干。这样一来,你会发现你在自己的专业优势领域内不断地积累,变成一个真正的单项,在这个方面越来越强。
结构化做事特别适合在这个时间碎片化的时代,只有高效利用时间才能真正地过减法生活。奇葩说里面有个选手讲过一段很经典的话:“你在工作的时候想着去寺庙静心,在寺庙的时候想着去工作,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庙里。”我们没法做到那样的清心寡欲,但我们可以“合并同类”,能推的就推,不能推的就去做,因为那就是你的使命和专业化方向。
这个时代还有一个特点叫学习社交化。在家里打开台灯,青灯黄卷,那是专职读书 人干的事,大多数人回到家洗澡就想睡觉了。我们的时间都有限,学习社交化,不再机械地去理解学习,这个时代的学习必然会深深地嵌入我们的日常场景。
“宁愿吃一个4个小时的饭,也不愿意吃一个2个小时的饭”就是这个道理。通常吃饭前 2 个小时都是一些牌面上的话,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2个小时之后的话都是干货,这时候不管你有什么事情都要赖着不走,不然前2个小时就浪费了。既然这顿饭必须要去,为什么不转换心态,让他变成一次学习过程?但这需要你去把握话题的主动权,把饭桌变成一个高级学习场所。
大家想,你在饭桌上扔一个笑话会有什么反应?大家会不甘示弱,每人扔一个笑话来 做呼应。然后你再扔一个典故,大家也不甘示弱,都扔一个典故,学了9个典故。我推荐了 一本书,大家又不甘示弱,纷纷推荐了一本书,我得到了9本书。你要善于利用这种日常的场景去学习,一定要知道这个时代朋友的作用不是给你系统的学习,而是在于给你开一扇窗户,让你知道你从来就不知道的世界,所以你得让饭桌变成9扇窗户。你也可以拿着学界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包括你自己思考的东西去引导别人说话,如 果你听到了“胡扯”、“你不了解情况”、“我来跟你讲讲”,这就说明接下来的饭局将变成一场学习。不要和一群人在一起聊超女,聊朝鲜局势,我们都是外行,外行人在一起聊外行话题有什么意义?如果你跟法院的人在一起,就聊聊司法改革员额制;如果你和公安在一起就聊聊命案必破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如果你在基层派出所就聊一聊司法经费和司法公正。
新疆有一个团队,我们一直以为新疆是一个三线城市,我们一直以为三十岁的律师做不了大案子。可是就是这一系列不可能,却创造了不可思议的价值。一群30多岁和20多岁的新疆创业合伙人组成一了个年轻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就因为敢于分享,勇于分享,经常出去讲课,通过讲课接到了案源,单笔案件代理费4700万。第二个案件单笔代理费800万,全年当中仅两起代理费就5500万。这个团队的律师20多30岁出头,他们的秘密在哪里?他们说就是乐于分享,经常讲课,让别人看到你的优势,成为信息时代单向度的人。
我们怎么在信息差和认知差之间寻找差异,举个例子。你知道人以前最容易挣钱的是什么,就是打时间差。很多时候,早一天就能产生无尽的财富。你以为罗振宇真的懂罗辑思维的那么多东西吗?不,他只是早一天比你知道这个事,并说出来。早一天就能让这个APP有5个亿的产值。我们能不能昨天晚上看的书,今天就在律所分享一下?今天晚上看的书,明天就在律所分享?昨天知道的知识无论如何今天一定要分享,创造条件也要把昨天学到的知识说出去,复习20遍不如复述20遍。说完以后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口碑更好了,记忆也更深了,别人对你的评价也不一样了。为什么非要等自己成了专家之后再去分享呢?信息的时间差就能产生差异,如果有机会创造认知差效果更会不同。如果你连分享的勇气都没有,你注定是要被这个时代淘汰的。你花时间整理出来的知识一定要尽情的分享,因为那就是个信息的时间差而已,别人只要花时间也能达到和你一样的认知。要勇于分享,敢于分享。如果你的商业秘密几张A4纸就能偷走,那绝对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分享是强者的标志,从现在就要养成这种分享的精神,站得比别人高才会敢于分享,你得逼着自己站得比别人高。